《人民的名义》:明明有三大弟子,高育良为什么最器重祁同伟? 世界报道
成名在汉大,桃李满天下。 在《人民的名义》中,和其他天生的政客不同,半路出家的高育良,身上总会不自觉地散发出书生气。
作为汉东大学的知名教授,高育良的门下弟子无数,祁同伟、陈海、侯亮平三兄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年轻时候的三人肝胆相照、情同手足,简直是汉大的一段佳话。
时间像是一面神奇的三棱镜,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人到中年之后,三人的轨迹早已截然不同——祁同伟善于钻营,陈海老成持重,侯亮平意气风发。
(资料图片)
在三人自由生长的同时,高育良对弟子们的态度也明显不同。虽然他曾数次表达对侯亮平的欣赏,但是他真正器重的却是祁同伟。
以高育良的阅历,他比任何人都看得通透、想得明白。毕竟,在我们的一生中,想做的事与会做的事,从来都不是一件事。
高育良虽然嘴上说着喜欢侯亮平,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在他的力荐之下,祁同伟几乎以两年一个台阶的速度火速升职——直到撞上了副省级这堵墙。
在汉大帮的三大弟子中, 明明最优秀是侯亮平,最稳重的是陈海,为什么高育良却最器重祁同伟呢?
对于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关爱,祁同伟的说法是报恩——高育良在报当年梁群峰提拔自己的知遇之恩。
祁同伟的答案,对,也不对。
自从那惊天一跪之后,祁同伟彻底地拜倒在了权力面前,成为了梁群峰的女婿。不过,祁同伟的仕途驶入快车道却是高育良的力荐。在短短的几年里,祁同伟从京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林城法院院长、省公安厅副厅长一路扶摇直上,最终成为了公安厅长。
高育良反复为祁同伟站台背书、帮助大弟子摇旗呐喊,确实有报恩的成分在里面。为了报答自己的伯乐梁群峰,高育良将对梁书记的感激移情于祁同伟的身上。
他为祁同伟绘就了美好的蓝图: 公安厅长——分管政法的副省长——政法委书记。 对于祁同伟而言,走个通天大道宽又阔简直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以高育良的人精属性,提拔祁同伟绝不仅仅是报恩这么简单。
在三大弟子之中,祁同伟的情况与两个师弟有着质的不同。陈海是老检察长陈岩石的儿子,侯亮平的家世虽然没有过多提及,但应该也是有权有钱的权贵阶层。所以,他们从一毕业就顺利进入了检察院,成为了父辈的接班人。
但是,祁同伟不一样。别人有的是背景,他只有一道落寞的背影。他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工作在一个小山村。如果没有意外,他将在梁璐的精准打击下,永远地窝在岩台山下的某一个角落。
然而,思路一变天地宽。从高育良的视角看过来,这是祁同伟基因里的短板,也是他特有的优势。因为,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陈海、侯亮平相比,祁同伟更需要一个机会,一个梯子,一个靠山。
高育良比谁都清楚, 提拔陈海与侯亮平,不过是锦上添花,而重用祁同伟则是雪中送炭。
毕竟,高育良曾经也没有政治资源,如果不是梁群峰书记慧眼识珠,他穷其一生也只会坚守在三尺讲台之上。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育良与祁同伟是一路人;他们有无限可能的实力,却始终找不到背靠大树的势力。
高育良在祁同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往。 正是这段经历,让高育良明白,锦上添花的人,得到的只是感谢;雪中送炭的人,才能收获一生的感恩。
因此,无论他多么喜欢侯亮平,但在工作中却始终对祁同伟青眼有加。
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是,纵然侯亮平再优秀,陈海再能干,在仕途的跑道上,祁同伟始终是那个领跑的人。侯亮平刚刚升到了副局级,而祁同伟却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副省级的门槛。
当然,我们知道,侯亮平在北京,高育良鞭长莫及;但是,对于眼皮子底下的陈海,高育良也显然没有给予特别的关爱。
对梁群峰,高育良心存感激;对祁同伟,高育良仁至义尽。不过,接班人可以培养,但权力岂能私相授受?
正如沙瑞金说的那样, 不能搞权力的私相授受,这是原则问题,也是政治规矩。
始于报恩,终于审判。高育良的一生,成也梁群峰,败也梁群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