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非遗文化进校园是保护非遗的有效方式

2023-06-05 14:30:54来源:极目新闻栏目:滚动


(资料图片)

非遗文化进校园是保护非遗的有效方式

极目新闻记者关前裕

湖北郧西乞巧花馍成为郧西七夕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人注目的并非乞巧花馍是非遗文化,当下非遗文化并不少见,而是乞巧花馍作为非遗文化,正式作为学校文化课而被学生学习、传承和发展(极目新闻5月25日报道)。

非遗文化近些年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表现在各级政府争先恐后地挖掘、整理和创新发展非遗文化,更重要的是,非遗文化一度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文化旅游等资源的抓手和招牌。“非遗”最近有些火,很多游客就是冲着“非遗”去的。

毫无疑问,只有保护与发展并举才能真正地实现保护,否则,机械地保护、被动地保护,既保护不好,也保护不长。把“非遗”自身的文化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进而“以遗养遗”不失为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非遗文化丰富的地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非遗保护的良性循环。

问题是,非遗文化本质上毕竟是一种传统的、具有生命力的、能够发展和创新的历史性文化。如果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始终局限于经济的利用性保护,不仅会使得非遗文化慢慢演变成一种纯粹的观赏、消费文化,而且很容易造成这样的困境:把非遗文化简单地视为一种发展经济的工具,从而使得“非遗”本身丧失了文化的功能和价值,“文”而不“化”。久而久之,非遗文化终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附庸和工具。这样,“保护非遗”就沦为一种欺世盗名的口号或秀场。

郧西乞巧花馍进学校,看似不起眼的一步,却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成为了一种符合文化规律的“再生”,使得非遗文化回归到文化本位,从而也“更像文化”。无论什么文化,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保护,不能纯粹依靠文化“自由发展”,在非遗文化面临失传或者灭绝风险的时代背景下,抢救式发掘和传承不仅是必须的途径,更应该成为长期坚持的方式。抢救也不能只停留在经济上抢救。只有非遗文化真正被代代相传和后继有人,让非遗文化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成为与生俱来的一种文化基因,才会不断扩大非遗文化的传播面和辐射圈。也只有这样,非遗文化才会真正成为一种鲜活和有创造力的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非遗文化进校园与非遗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媒介”并不矛盾。并不是说非遗文化进校园就排斥把非遗文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而是说,进校园是非遗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一种保护方式。反过来,当非遗文化真正成为一种准流行文化的时候,会成为某一地区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会成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旅游资源。只有如此,非遗文化的保护才会“自带流量”、“自力更生”;这种非遗文化气候的形成将会成为更加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亮点。

非遗文化进校园也不能一“进”了事。非遗文化的弘扬,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任何文化都是扎根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后者日新月异,前者也得与时俱进,否则,必然错位和脱节。非遗文化进学校也是如此。既要保持非遗文化原本的文化气质和基因,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创新。因此学校要根据非遗文化的特质、地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当下的时代特征,对非遗文化进行研究、发展和创造。不能抱残守缺,食古不化,必须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既要保持“非遗”独特的文化气质,又要吸收当下文化的先进成分,在优化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

非遗文化虽然是传统,但绝不是古董。非遗文化之所以能够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是因为其古老而被人们留恋和“怀旧”,而是因为其对现实社会有着独特和积极的文化“比较价值”,才显得弥足珍贵,才值得弘扬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让非遗文化的先进和优秀成分为当下所有、为当下所用、为当下所传。

(来源:极目新闻)

标签: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