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损害欧洲根本利益-速读

2024-10-15 13:52:18来源:文汇报栏目:滚动


(相关资料图)

欧盟委员会10月4日宣布,对自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提议已获成员国必要支持。该提议声称中国廉价电动汽车“泛滥”欧洲市场,对欧洲电动汽车行业构成威胁。按照欧盟相关规则,只有反对提议的国家人口超过65%的欧盟人口时,该提议才会被搁置。虽然欧洲方面表示依然有诚意通过谈判解决这一贸易纠纷,但是该提议获得通过,无疑将中欧经贸关系进一步推向了危险境地。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2日表示,中方通过对话磋商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诚意没有改变,已正式邀请欧方尽快派技术团队来华,继续下一阶段面对面的磋商。希望欧方能够与中方相向而行,尽早安排来华并以建设性态度加快推进磋商,争取早日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

欧盟坚持认为,所谓“产能过剩”和“政府补贴”使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了不正当的竞争优势,这一说辞缺乏最为基本的国际经贸常识。就国际经济贸易的一般规则而言,产能多少与对外贸易之间并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必然联系。在社会生产环节,产能是否符合市场预期从来就是动态博弈的结果。就特定行业而言,产品的竞争优势与产能多少本就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深谙世界贸易规则的欧盟怎能不知这一国际贸易的基本常识?事实上,欧盟内部对这一说法的确存在分歧,相关报告指出,未来十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欧洲自身的电动汽车产业远未满足其内部市场的需求,许多电动汽车零部件仍需依赖进口。所谓“产能过剩”,实在是一个很不高明的借口。

其次,关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受到“政府补贴”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的说法,也不是什么“新创意”。根本问题是,适度的政府扶持政策是否就意味着“不正当竞争”?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优势产业都应该被戴上这顶帽子,因为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考察,政府的鼓励与扶持是现代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通行法则。事实上,中国政府于2022年底就取消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依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欧洲无法启齿的是,早期欧洲发达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采取过大量的补贴措施,德国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力度曾在全球名列前茅,同时还为本国车企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因此,通过攻击中国“政府补贴”掩饰欧洲本土电动汽车产业技术落后的局面,恰恰彻底暴露了欧洲低效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与国际贸易中的双标原则。

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不仅不会如其所言保护本国汽车产业,反而会进一步损害其国际竞争力。加征关税首先将导致电动汽车售价上升,电动汽车用户用车成本增加,这会直接影响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普及率,需求端的萎缩则会导致整个欧洲汽车市场活力下降。欧洲汽车产业极有可能陷入产品创新不足、市场需求减弱的恶性循环。其次,欧洲汽车制造商本就面临着转型挑战,加征关税将导致其进口汽车零部件成本上升,中欧双方在高端制造业技术领域的合作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对欧投资规模也将大受影响。这一人为造成的供应链危机,最终会导致欧洲丧失技术创新机会,其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也将注定落空。

更为重要的是,牺牲中欧电动汽车产业贸易链,将进一步加剧欧盟内部的分裂。在本次投票表决中,欧盟绝大多数成员国都不赞成以加征关税的方式解决中欧在这一领域的贸易纠纷,西班牙、德国、匈牙利等国明确表示反对。这一提议是否会在更为广泛的政治层面引发欧盟内部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危机,目前仍然有待观察。但是,欧洲汽车产业内部对此事存在极为鲜明的根本分歧。欧洲汽车制造商联合会呼吁不要破坏当前中欧双边合作,阻滞欧洲汽车产业转型的步伐。宝马、奔驰等大型车企深刻认识到中国市场对其全球布局的重要性,对这一严重威胁其在华利益的举措明确反对。来自中国的技术和投资对欧洲汽车产业绿色转型至关重要,这是欧洲汽车产业界的基本共识。

本质上,欧盟以加征关税为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典型的作茧自缚。面对欧洲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只有以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才能带动技术、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最终推动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维持并进一步扩大其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如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我们希望在欧洲、北美、日本、中国、非洲、南美……全球各地销售我们的汽车。但这意味着,我们也必须愿意从其他国家购买汽车。”欧盟不惜加征关税维护本地区产业发展,这种损人不利己的经济政策将从根本上扼杀其汽车产业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前景。

文:高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主任) 付博锐(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标签: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