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龙门寺是怎样的景点?龙门寺内有什么主要建筑?

2023-05-19 15:22:38来源:路途网栏目:滚动

龙门寺是怎样的景点?

龙门寺(Longmen Temple),初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约1.5千米的山坳里,始创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占地面积5070平方米。

龙门寺坐北朝南,东西宽65米,南北长78米,布局分三条轴线布置。中轴线布置了三进院落,每进院落均设有东西配殿,院落随地形建造,形成渐次叠高的形念。中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显示了中轴线建筑在寺院中的尊崇地位、西轴线南前后两进院落的僧舍和库院等附属建筑组成,东轴线则南圣僧堂、水陆殿及禅堂、僧舍同合成的院落组成,东西轴线上的建筑均南前院、中院和后院部分组成,两轴线的建筑多为明末清初所建。龙门寺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集于一处,是河谷内历史最悠久、现存文物建筑最多、跨度时间最长、石刻史料最丰富的寺院。

龙门寺坐北朝南,东西宽65米,南北长78米,总占地面积约5070平方米。布局分三条轴线布置。中轴线布置了三进院落,排列有山门、正殿、后殿,每进院落均设有东西配殿,院落随地形建造,形成渐次叠高的形念。中轴线采用对称式布局,显示了中轴线建筑在寺院中的尊崇地位、西轴线南前后两进院落的僧舍和库院等附属建筑组成,东轴线则南圣僧堂、水陆殿及禅堂、僧舍同合成的院落组成,东西轴线上的建筑均南前院、中院和后院部分组成,两轴线的建筑多为明末清初所建。寺西沟地里还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墓塔10余座。寺院的整体布局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空间的设计上层层推进,转折有序,别具特色,显示了宋代匠师对空间环境的理解和独具匠心。

龙门寺内有什么主要建筑?

正殿(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居寺院中央,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殿前无月台。大殿前檐与后檐的石柱上分别镌刻“绍圣五年戊寅岁四月二十二日石城村维那樊亮保家眷平安,施柱一条”和“金大定乙丑四月改建,朔邑令李晏”等字样,据此可知,大殿建于宋哲宗绍圣五年(1098年),金世宗大定乙丑年(即大定九年,1169年)曾经进行过局部改建或者修葺,此后在明神宗万历五至二十年(1577—1592年)、清世祖顺治九至十年(1652—1653年)、清穆宗同治三至四年(1864—1865年)亦曾经局部修葺,但是主体结构则未予大改,基本上保持了宋代的建筑特征。

燃灯佛殿(后殿)

燃灯佛殿位于第二进院北端中部,系元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仅在前檐施柱头科斗拱。斗拱为四铺作双下昂,耍头系乳袱伸出檐外制成。虽然是“明袱”形制,却沿袭着宋、金时期的“草袱”之规。梁架结构为三椽袱对前乳袱用三柱,前槽金柱直接承托平梁前端,后槽于三椽袱之上施合桔、蜀柱、大斗承托平粱后尾,平梁之上设置大叉手和侏儒柱。梁架构件全部是自然木材剥皮之后稍加砍削即投入使用,断面不拘一格,并且极不规整,手法杂陈,与山西境内的许多元代建筑颇相类同。其余东配殿、厢房、廊屋、禅院等均系明清两代重建,外形庄重,雕刻细腻,门、窗装修较早期建筑显得较为华丽,整个寺院布局仍旧保留着宋代规制。

东配殿

东配殿位居前院东厢,与西配殿相对而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前后插廊,明间设板门,两次间置直棂窗。重建于明弘治十一年至三十七年(1478—1504年)。东线建筑有水陆殿、天宫殿等;西线为两进院落,多为僧舍、库房等,大多为清代晚期或民国年间所建。

西配殿

西配殿位于中线前院西侧,为寺内最古老的建筑。创建于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年)至清泰二年(935年)之间。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明间设板门,两次间设直棂窗,殿内无柱,四椽栿通达内外。柱头不施普拍枋,阑额不出头,栌斗直接座于柱头之上承小栱,出斗口跳,跳头由四椽栿两端砍制而成。斗栱四铺作出单抄,无补间铺作,补间仅设隐栱。梁架简洁,四椽栿直通前后檐。殿顶举折平缓,檐头仅施圆椽,无飞椽。构造简洁,具有唐代建筑的遗风,是中国现存已知的五代时期悬山式建筑。

标签: 龙门寺的介绍 龙门寺的风景 龙门寺的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