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线邮箱 设为首页

尿液液基细胞学识别HGUC的前提条件——认识退变细胞

2023-08-09 17:01:42来源:个人图书馆-JUN1854栏目:滚动

对于退变细胞的认识,是第二版尿液巴黎报告系统(TPS)的重要改变内容,最为完整的描述放到了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GUC)这个章节,原文如下:


【资料图】

细胞退行性变化,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细胞退变,在尿液标本中是最容易观察到的,因为尿路上皮细胞脱落以后,即使没有排出体外,浸泡在尿液里也会开始发生退变。

退变的细胞有一系列形态学的改变,与HGUC有不少重叠之处,例如核浆比增高,核增大,核深染。所以TPS不建议将退变细胞列入任何判读类别,也就是说单独的退变细胞没有诊断价值。我们先看看书本上给的配图,是不是很容易区分出退变细胞。

说实话,这两幅图我放大以后根据译文仔细琢磨,还是不敢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用第一张图放大来分析,我是这么认为的:

红色箭头所示为退变细胞,表现为胞浆空泡化,核的形状不规则;绿色箭头所示也为退变细胞,变现为核深染,核膜轻度不规则;黄色箭头表现为核膜极度不规则。那么,蓝色圈里的细胞,也是退变以后无法进行判读吗?我个人觉得蓝色圈里的细胞,要考虑HGUC的判读。无论我个人理解对错,对于退变细胞的认识,是尿液细胞学准确判读HGUC的前提条件。

第二版TPS对于退变细胞的描述,我感觉过于宽泛,缺少细节方面的说明。如开始截图文字所描述,退变细胞具有:细胞形态不完整,核膜不规则以及核染色质保存不良几个特点。这些归纳缺少更加详细的解释,配图又似是而非。我尝试按着自己的理解,来说明退变细胞的形态特征以及观察要点。

第1点:细胞有无退变,核染色质最有说服力。引起细胞退变的因素很多,但是细胞核被胞浆包裹,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并且有核膜这最后一道防线,核内物质相对会保存完好。核染色质的分布状态,本身也反映了细胞的状态:细颗粒均匀分布的时候是正常;颗粒增粗但是分布均匀,常为反应性改变;粗颗粒分布不均匀则考虑肿瘤。细胞退变以后,核染色质的表现是凝集成团成块,失去颗粒感,均质化,此时可以深染,也可以淡染。

红色圈里的细胞,是退变细胞,无论核浆比高低,上面的淡染,下面的浓染,只要核染色质表现为均匀一片,就可以考虑退变导致,这种表现是相对早期的变化。

图片放大,仔细观察,黄色圈里的细胞,是退变状态逐步进展。均质的核染色质会往核膜边上边集,有时候会分为几大块贴在核膜上。左边黄色圈里的细胞有边集现象,右边黄色圈里的细胞边集以后,凝集成几块。感觉左边那个表现更为靠近退变前期一点。

退变的细胞核染色质边集后,核膜破坏,消失。成团成块的核染色质崩解,刚开始聚集位置靠中间,逐渐散开,最后完全溶解。这个视野中有些没有细胞核的胞浆碎片,都是退变的细胞,只是我们看不到核而已。

第2点:退变细胞如果数量很多,各个阶段的形态都可见,要考虑是肿瘤细胞的退变。此时需要寻找更多的视野或者重新取材制片,寻找完全符合HGUC判读标准的细胞进行确诊。由于正常状态下,中间层尿路上皮不容易脱落,所以即使有些退变改变,也难以见到各个阶段的完美呈现。肿瘤状态时,细胞大量脱落,时间不等,退变程度也就显得有梯度。

图中的细胞几乎都有退变,但这样的病例不能对这些退变细胞视而不见,要仔细寻找保存形态完好的细胞,找不到也至少报告到AUC或者SHGUC,规范取材,再次送检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第3点:HGUC病例中,一定可以找到退变的细胞,此时退变细胞也是个很好的内对照,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把握地确诊HGUC。能够确诊HGUC的病例,核染色质粗颗粒分布不均,核膜不规则,是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上图背景中有不少退变细胞,仔细观察圈中这些保存完好的细胞,核的异型性表现为粗颗粒的核染色质以及不规则的核型。对比之下,诊断很清晰。

总结如下:只有认识正常,才能识别异常;只有认识退变,才能鉴别异常。

标签:

资讯阅读

NEWS

精彩推送

marvellous